返回首頁 中華文化

2022年文化年終策劃之文化大展

2022年,我國各大博物館舉辦了諸多文化大展,系統(tǒng)地展示了我國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,包括館藏文物特展、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、修復項目成果展、中外文化交流等……如“和合共生——故宮·國博藏文物聯(lián)展”、故宮“何以中國”展、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等都受到了廣泛關注。

“和合共生——故宮·國博藏文物聯(lián)展”

“和合共生——故宮·國博藏文物聯(lián)展”

展覽現(xiàn)場。國家博物館供圖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9月28日,“和合共生——故宮·國博藏文物聯(lián)展”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。從西周時期的克鼎,到20世紀90年代制作的紫禁城全景模型;從反映漢代喪葬文化的《伏羲女媧圖》軸,到體現(xiàn)18世紀社會風貌的 《乾隆南巡圖》;從張騫墓出土的封泥,到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劃纏枝牡丹紋鳳尾尊,前者見證絲綢之路的開拓,后者證實龍泉窯青瓷在元代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……兩館拿出400余件文物精品,闡述中華文明的“和”文化、“合”理念。>>>詳文

盛世修典——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成果展

盛世修典——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成果展

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成果展”在國博舉辦。田雨昊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盛世修典——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成果展9月29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。展覽包含“薪火相傳 代代守護”“千古丹青 寰宇共寶”“創(chuàng)新轉(zhuǎn)化 無界之境”三大板塊,以圖像、文字、視頻、新媒體等多元展示手法,集中展示1700余件歷代繪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,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清的歷代重要畫作,是國內(nèi)藏品與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珍品的一次集合匯聚,更是中國美術史發(fā)展歷程的生動寫照。>>>詳文

國圖清宮“天祿琳瑯”修復項目成果展

國圖清宮“天祿琳瑯”修復項目成果展

國圖清宮“天祿琳瑯”修復項目成果展。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由國家圖書館(國家古籍保護中心、國家典籍博物館)主辦的“妙手傳天祿 丹心鑒古今——國家圖書館藏清宮‘天祿琳瑯’修復項目成果展”8月4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四展廳拉開帷幕。“天祿琳瑯”是清代乾隆皇帝將皇宮各處藏書中宋、金、元、明版舊書進行擇選后,掇之菁華置于昭仁殿的重要藏書。2013年,國家圖書館啟動“天祿琳瑯”珍貴古籍修復項目,歷時8年,精心修復了館藏損毀嚴重的300余冊“天祿琳瑯”藏書?!疤斓摿宅槨辈貢乔宕鷮m廷珍藏圖籍的精華與瑰寶,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宮廷善本特藏。>>>詳文

故宮大展“何以中國”

故宮大展“何以中國”

何尊(西周)。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(來源:文匯報)

  何尊、皿方罍、長信宮燈、金甌永固杯……國寶聚集的重磅展覽“何以中國”1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亮相。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130余件/套,上起石器時代,下至清代,包括石器、陶瓷、玉器、青銅器、金銀器、書畫、古籍善本、印章等類別(受展廳環(huán)境限制,大部分紙質(zhì)和絲織類文物為復制品),包括何尊、長信宮燈、藏文《四部醫(yī)典》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。>>>詳文

“照見天地心——中國書房的意與象”

“照見天地心——中國書房的意與象”

展覽現(xiàn)場。 盛佳鵬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“照見天地心——中國書房的意與象”展覽8月29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,8月30日至10月23日對觀眾開放。105件故宮藏精品文物和9件現(xiàn)當代藝術家作品,在午門展廳為觀眾帶來關于書房的實體及其所體現(xiàn)的中國文人精神世界。展覽以中國書房的意涵與物象為主題,旨在探討和闡釋中國書房的文化內(nèi)核以及如何賦予“書房”這一意象以時代精神的問題。>>>詳文

“意大利之源——古羅馬文明展”

“意大利之源——古羅馬文明展”

展覽現(xiàn)場。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7月10日,“意大利之源——古羅馬文明展”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,展期至10月9日。展覽分為11個主題單元,包含意大利26家國家級博物館的308套、共503件珍貴文物,其中部分文物此前從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過。 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110周年館慶系列活動,以及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重頭項目,“意大利之源——古羅馬文明展”將意大利26家國家級博物館的503件珍貴文物搬到了中國觀眾的面前。>>>詳文

容曜丹青——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

“容曜丹青——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”1

“容曜丹青——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”在國博舉辦。(攝影:虞鷹)

  “容曜丹青——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”正在國博舉辦。此次展覽是繼“妙合神形——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”之后,國博再次從館藏精品中遴選出五十余件(套)明清肖像畫佳作,旨在持續(xù)展示明清時期中國肖像畫的藝術成就以及中國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。展覽由“王室·名臣”“名士·文會”“閨閣·女容”三個單元構成,所選畫作題材涵蓋王室、名臣、名士、文會、閨閣、女容等多個方面,對于畫作功能意義的闡釋系統(tǒng)、多元、深入。>>>進入策劃

東方吉金——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

東方吉金——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

蔡侯青銅鼎(蔡昭侯時期)。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(攝影:虞鷹)

  7月26日,由中國國家博物館、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、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“東方吉金——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”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。本次展覽展出中韓日三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類精品文物約50件(組),按照國別,展覽分為“中國古代青銅文化”“韓國古代青銅文化”“日本古代青銅文化”三個單元,通過中、韓、日三國各具特色的古代青銅器,呈現(xiàn)了三個國家各具特色的傳統(tǒng)文化、禮儀文明與科技、藝術成就,闡釋三國古代文化的悠久歷史與人文底蘊,以及三國之間廣泛密切的交流與互鑒。>>>策劃一】【策劃二】【策劃三

積厚流廣——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

“積厚流廣——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”

迄今所見地球歷史上最大的駱駝——金遠洞巨副駝的骨架 余冠辰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今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創(chuàng)建110周年,國博考古同樣走過百余年春秋。匯聚了炭化稻、青銅鼎、沉船出水外銷瓷、歷史上最大駱駝骨架等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的“積厚流廣——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”7月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。展覽全方位展示國博考古的發(fā)展歷程,時間跨度大,展品數(shù)量豐富。>>>詳文

片羽重輝——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

“片羽重輝——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”

展出的二維面探測器X射線衍射儀。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(來源:新華社)

  “片羽重輝——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”8月10日開幕,全面展示國博百余年來文物保護成果。此次是國博首次舉辦全面展示文物保護成果的展覽。展廳里,一幅幅歷史圖片、一件件修復工具,還有文物和仿制品,按“業(yè)界先聲”“巧技天工”“斐然成章”“敏行致遠”“觀往知來”五個部分,系統(tǒng)梳理了國博百余年來在文物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,展示了文保理念、技術的發(fā)展與進步。>>>詳文

稻·源·啟明——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

“稻·源·啟明——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”1

“稻·源·啟明——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”現(xiàn)場。(攝影:虞鷹)

  “稻·源·啟明——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”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。該展覽分為“那一個腳印”“那一群人”“那一粒米”“那一縷炊煙”“那一抹紅”“那一個時代”等六大主題章節(jié),共展出“上山文化”早、中、晚三期文物近200件,包括最早的碳化稻米、最早的彩陶、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跡等“上山文化”重要標志性遺存。展示了人類稻作農(nóng)業(yè)起源之初的社會、經(jīng)濟與文化面貌,反映中國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會生產(chǎn)與生活情況,呈現(xiàn)上山文化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重要意義。>>>進入策劃

梅瀾芳華——梅蘭芳藝術人生展

“梅瀾芳華——梅蘭芳藝術人生展”

“梅瀾芳華”展覽現(xiàn)場。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1月20日,“梅瀾芳華——梅蘭芳藝術人生展”在國博展出并對公眾開放。展覽分為“群英譜京韻”“梅秀出世家”“梅占百花魁”“梅馨綴玉軒”“梅香傳萬里”“梅骨傲風雪”“梅報萬物春”“梅韻展新聲”等8個單元,展出實物近400件(套),均是與梅蘭芳藝術生活的相關珍貴文物、文獻,此外還展出相關圖片近600張。>>>詳文

瑞虎佑安——二〇二二新春展

“瑞虎佑安——二〇二二新春展”1

青銅虎瑩(西周)。(攝影制圖:虞鷹)

  1月19日,為迎接壬寅虎年的到來,“瑞虎佑安——二〇二二新春展”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向公眾開放。展覽從信仰禮制、歷史文化、藝術生活等方面系統(tǒng)展示虎的歷史、文化和與虎有關的節(jié)俗信仰,營造歡慶虎年新春的祥和氛圍,呈現(xiàn)中華民族優(yōu)秀的傳統(tǒng)文化和豐富的精神底蘊。>>>【策劃一】【策劃二

“藝苑尋珍──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”特展

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

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。李志華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今年11月9日至明年2月20日期間,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與世界聞名的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聯(lián)合舉辦“藝苑尋珍──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”特別展覽。11月7日,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傳媒預覽活動,介紹展出的逾124件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。該展覽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后推出的首個特別展覽,也是其以歐洲藝術名作為主題的首個大型展覽,展覽突顯了香港故宮的愿景和使命——促進世界文明之間的對話,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。圖為即將展出的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珍品。 >>>詳文

五省十窯唐三彩產(chǎn)品聯(lián)展

五省十窯唐三彩產(chǎn)品展

“唐三彩器用展”展出唐三彩。韓章云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8月27日,“唐三彩窯產(chǎn)品比較展”和“唐三彩器用展”在河南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幕。其中,“唐三彩窯產(chǎn)品比較展”是我國首次舉辦豫、冀、陜、晉、川五省十窯唐三彩產(chǎn)品聯(lián)展。此次在鄭州開展的“唐三彩窯產(chǎn)品比較展”,是國內(nèi)首次匯聚上述五省十窯的唐三彩產(chǎn)品展,均為各個窯口三彩產(chǎn)品中的精粹。其中,面世較少的陜西東市窯、山西澤州窯、河北井陘窯唐三彩器物也在本次展覽中呈現(xiàn)。>>>詳文

遼博“和合中國”展

遼博“和合中國”展

10月8日,“和合中國”展覽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。韓宏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《北宋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卷》《明仇英清明上河圖》《明坤輿萬國全圖》等眾多國寶級文物10月8日齊聚遼寧省博物館“和合中國”展,以跨時空、跨地域、跨種類的方式詮釋“和合”二字。作為遼寧省博物館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特展,此次展覽展出“和合”文化有關文物、古籍400余件/組,其中一級文物88件/組,在遼寧省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/組,外借文物121件/組(177單件)。這是在“和合”文化主題下,各類有關文物的首次聚集展出。>>>詳文

“盛世回歸——海外回流文物特展”

“盛世回歸——海外回流文物特展”

“盛世回歸——海外回流文物特展”現(xiàn)場。閔行區(qū)委宣傳部供圖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9月26日,上海市閔行區(qū)博物館與北京市圓明園、保利藝術博物館共同攜手打造的“盛世回歸——海外回流文物特展”在閔行區(qū)博物館臨展廳開展。該展覽展出清代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之牛首、虎首、猴首、豬首、馬首等五件青銅獸首,以及商周、春秋戰(zhàn)國、兩漢時期共40余件國寶級青銅重器。展覽將持續(xù)展出至12月18日。>>>詳文

繁星盈天——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(fā)現(xiàn)展

繁星盈天——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(fā)現(xiàn)展

“繁星盈天——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(fā)現(xiàn)展”。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

  9月1日晚,“繁星盈天-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(fā)現(xiàn)展”在河南鄭州開展,人面魚紋彩陶盆、紅山文化玉豬龍、良渚紋玉琮、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等“國寶”集中亮相。本次展覽以“百年百大考古發(fā)現(xiàn)”為主線,通過中國百年來100處考古發(fā)現(xiàn)出土的代表性文物,集中展示中國考古百年發(fā)展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。>>>詳文

“龢:音樂的力量——中國早期樂器文化”展

“龢:音樂的力量——中國早期樂器文化”

展覽展出文物天星觀2號墓編鐘。(來源:新華社) 

       5月18日,作為2022年“國際博物館日”中國主會場活動主題展覽的“龢:音樂的力量——中國早期樂器文化”在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幕,來自全國7個省(市)、15家文博機構的百余件(套)音樂文物集中亮相。展覽展期3個月。通過展示先秦時期的重要音樂文物,從樂器之“和”到制度之“和”、觀念之“和”,展現(xiàn)中國禮樂文明的形成與發(fā)展過程。>>>詳文】 

共飲一江水——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

“共飲一江水——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

“共飲一江水——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開展。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5月12日,“共飲一江水——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博物院開展。本展覽分為“巴蜀并輝、群雄競華、多元一體、天下歸一”四個部分,展示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歷史光輝和璀璨成就。三星堆及金沙遺址文物吸引了眾人的眼球。>>>詳文

“大道攸歸:五涼文化展”

“大道攸歸:五涼文化展”

甘肅省博物館推出“大道攸歸:五涼文化展”。馮志軍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       漢代銅倉、魏晉武士傭……5月18日,“大道攸歸:五涼文化展”亮相甘肅省博物館。作為中國首次舉辦的“五涼文化展”,匯聚了中國7省區(qū)的青銅器、簡牘、鎮(zhèn)墓罐、畫像磚、造像塔等237件(組)文物,用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和最新研究成果,掀開“五涼”神秘面紗,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向公眾展示。>>>詳文】 

“璀璨星光——凌家灘文化展”

“璀璨星光——凌家灘文化展”

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鷹。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(來源:中新網(wǎng))

  12月7日起,“璀璨星光——凌家灘文化展”在安徽博物院開展。凌家灘遺址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境內(nèi),是距今約5800年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。凌家灘文化與遼寧紅山文化、浙江良渚文化并列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。本次展覽展出各類文物194件,包括玉器、陶器、石器等,是對凌家灘文化面貌、凌家灘與其他史前文化互動交流的一次全景式展示。>>>詳文

編輯策劃:虞鷹